找到59条结果

  • ,才是对付青光眼的最佳方法。目前全世界的青光眼患者约有7800万,预计到2024年将增加到1.12亿。约有770万的患者正在承受由青光眼造成的中、重度的视力损失或失明。在发达国家未被发现的青光眼患者有50%甚至更多,而在发展中国家比例高达90%。(世界青光眼协会)1.青光眼的高危人群:*有青光眼家族史者*老年人*有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的人群*性情急躁易怒或思虑较重的人群*有眼外伤史,特别是伤后曾有眼压高的人群*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*长期应用激素药物的患者(包括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)2.如何预防青光眼呢?*保持健康的用习惯和生活习惯:避免长期过度用,避免在昏暗的光线下长时间用,尤其不
    微医药 健康号 2024-07-15 15:10:24
  • ;避免仰卧位的姿势,防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眼压升高。 用习惯: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不适合到电影院在黑暗的环境中看电影,容易诱发青光眼。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看电视及手机,最好30分钟左右能休息一会下,眺望远处,可以适当做做眼保健操。 运动习惯: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眼压,比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;但是要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,比如快跑、踢足球、打羽毛球等,这些运动可能会让更多的血液流向四肢导致眼睛缺血;另外有些瑜伽动作,比如倒立、深蹲也会让颈静脉血液回流受阻,导致眼压升高,所以也要避免。 总而言之,青光眼的治疗中患者的自我保健很重要,能够协同作用增加治疗效果,最大程度拯救视功能。 (图片源于网络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3-03-06 23:09:30
  • 世界青光眼周——上海市一青光眼线上公益讲座及患者互动!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2-03-06 23:45:28
  • 房角发育异常,阻碍房水流出导致青光眼。但其发病隐匿患儿一般无自觉症状,到后期却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,因此这一疾病又被称为“视觉的小偷”。青少年青光眼的一个特征是可导致轴变长促进近视的发生,因此对于伴有近视的小朋友要尤其关注,很多家长懂得关心孩子戴不戴眼镜,却忽略了眼压问题,需要注意常规的眼压检查以及角膜厚度的检查非常有必要。第二类高危人群---老年人 这类人群多伴有白内障,而白内障可以导致眼睛的前房变浅、房角变窄、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危象。这类人群必须早期干预,否则一旦出现青光眼危象,患者会出现眼痛头胀、恶心呕吐、视力急剧下降,此时药物治疗效果差,手术操作难度大、预后恢复极其差,最终这类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1-03-27 15:39:59
  • 血液循环。研究显示,配合现代治疗,可能帮助降低眼压。 - 穴位按摩:每天按揉太阳穴、合谷穴,或用指尖轻刮眼眶,能放松周肌肉。 3. 情绪和习惯调整 - 少生气、多放松:焦虑、压力大会让眼压波动,试试冥想、练八段锦或听音乐。 - 别关灯玩手机:黑暗环境用会加重疲劳,睡前少刷手机。 - 喝水要小口:一次性喝太多水可能让眼压突然升高。四、中西医结合,效果更好- 优势互补:西医快速降眼压,中医帮助调理体质、缓解症状。比如术后用针灸促进恢复,或用药时搭配中药保护视神经。- 日常调理:中医的养生法(如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)能延缓青光眼病情的进展。 五、给患者的建议1. 定期检查:所有40岁以上人群都应每年查
    俞莹 主任医师 2025-03-11 22:27:29
  • 名医坐堂,我们一起来聊聊青光眼... 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一位致盲性眼病 我们一起来了解青光眼的新疗法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1-12-18 14:03:14
  • 名医坐堂,我们一起来聊聊青光眼...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1-12-17 13:28:57
  •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急性发作为特点,可以导致双目失明的一种青光眼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旦发作之后就会留下很多后遗症,无法逆转。因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该重在预防,LPI激光就是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,那么我们就来谈一下青光眼的激光治疗。 什么是LPI激光治疗? LPI激光治疗是利用激光的爆破作用,透过角膜直接作用到虹膜上,在虹膜上打出一个小洞,沟通了虹膜前后的空间,使得虹膜前后表面压力平衡,虹膜变平后不再堆积在房角处,能够使房角增宽,避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。由于激光是有穿透性的,所以不需要在眼球上做任何切口,激光可以轻松的透过角膜进入眼内,没有切口的话就大大减少了眼球感染的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4-06-08 16:44:20
  • 白内障、高度近视人群属于青光眼高危人群,却总是因为没有早期发现而耽误了治疗,希望通过筛查可以防患于未然...
    王海燕 主任医师 2022-01-21 13:01:48
  • 本文《名师讲堂|眼病针灸:开角性青光眼》来源于《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》2021-06-30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用于科普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删除!
    彭军良 主任医师 2021-07-03 06:25:52
1 2 3 4 5